一、短剧侵权现状
短剧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未经许可剪辑、搬运、抄袭等行为屡见不鲜,给创作者带来极大困扰。
近年来,随着网络短剧的火爆,短剧侵权问题也愈发凸显。修改翻拍千万粉丝账号原创短剧的事件时有发生,如长沙一公司因修改、翻拍网红短剧被判赔偿 57000 元。上海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抖音平台运营的账号发布的原创短视频,被长沙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用于某品牌商业推广的短视频在人物设置、演员台词、情节发展等方面多有雷同,构成实质性相似,最终法院判决长沙公司赔偿。
网红短剧侵权之争也不断上演,上海某传媒有限公司的原创短视频被长沙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翻拍,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视频具备独创性,构成视听作品,长沙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八千公司对涉案视频享有的多项权利,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影视剧 “播出即盗版” 的现象也在短剧中存在,网盘、短视频成重灾区。热门短剧在网盘、拼多多、淘宝、闲鱼等平台以及微信 “影视剧资源公众号”“资源群”、“网盘资源站”、热播影视剧的超话、贴吧等都能找到盗版资源。短视频平台同样成为了影视盗版的 “温床”,不少抖音、快手付费短剧的盗版资源也正被传播。
二、短剧侵权取证难的原因
(一)版权与权属认定难
短视频是否具有独创性难以判断,这使得版权归属的认定存在较大困难。在司法实践中,多遵循个案判断原则对短视频是否属于作品进行认定,导致短视频版权具有不确定性,给版权保护带来风险。
版权登记是认定版权权属的较为权威方法,但部分短视频创作者版权意识薄弱,往往不会进行版权认证工作。而且传统的版权登记在时间和费用上都有一定成本,与海量化的短视频登记难以完全适应。新兴的认证技术如区块链等尚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可度也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短视频版权权属认定的难度。
(二)侵权行为发现难
短视频制作简单、传播数量多且途径广,使得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者、影视节目的版权拥有者,还是字体、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人,要发现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都如同大海捞针。
短视频行业发展时间有限,相应的版权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传统的关键词提取和视频指纹识别等检测技术,面对短视频命名简单、时长较短等特征,其检测的覆盖面和准确性尚不完全满足实践需要。即使是通过视频学习以及分析等技术形成的 AI 识别技术,对于较为复杂的侵犯版权行为能否高效判断也存在疑问。
此外,侵犯版权的短视频可能会给短视频平台带来一定的流量与经济利益,而检测与发现侵权视频需要进行技术的运维更新与人力的不断投入,这使得平台自我检测的动力有时会不足。
(三)被侵权后维权难
短视频版权被侵权后,一般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然而,维权成本高、流程长。
一方面,微短剧版权边界和归属不清晰,使得在维权过程中难以确定责任主体。与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保护不同,微短剧往往涉及更为复杂的元素,如图像、音频、文本等,其版权认定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带来新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创作效率,但也给微短剧领域的内容生成、“洗稿” 等版权保护问题带来更多挑战。例如,盗版形式时常 “更新升级”,导致侵权更难以被发现和取证。
三、短剧被侵权时取证的一些要点及方式
(一)侵权信息固定
(二)侵权主体确定
(三)传播范围与影响证据收集
(四)公证保全
将上述收集到的各类侵权证据,包括网页截图、视频录制文件、数据分析报告、观众反馈记录等,提交给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保全。公证机构会按照法定程序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公证确认,使这些证据在法律效力上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后续的侵权诉讼或协商解决提供极具权威性的证据支持。
【】相关文章:
如何有效固定电子证据11-16
电子证据公证:维权取证的有效保障11-16
公证可以在线办理吗,公证可以线上公证11-16